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黑色素瘤的治愈率与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可实现临床治愈,中晚期需结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预后关键因素包括肿瘤厚度、溃疡情况、淋巴结转移等。
原位癌0期和I期黑色素瘤通过扩大切除术治愈率超过90%。手术需保证切缘阴性,厚度<1mm者通常无需辅助治疗。术后定期皮肤镜随访可及时发现复发。
II-III期患者需淋巴结清扫联合辅助治疗,五年生存率约40-70%。BRAF突变阳性者可选用达拉非尼+曲美替尼靶向组合,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可降低复发风险。
IV期患者以系统治疗为主,双靶联合治疗客观缓解率达70%,纳武利尤单抗等免疫药物可使20%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脑转移患者可联合立体定向放疗。
原发灶复发可通过二次手术控制,远处转移需重新基因检测调整方案。乳酸脱氢酶水平、PET-CT是监测进展的重要指标,建议每3-6个月复查。
TIL细胞疗法临床试验显示晚期患者缓解率超50%,个体化肿瘤疫苗正在研究中。溶瘤病毒T-VEC已获批用于皮肤转移灶的局部治疗。
日常需严格防晒避免紫外线刺激,术后患者应补充维生素D维持免疫平衡。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可改善治疗效果,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降低炎症水平。出现新发色素痣或原有痣形态改变时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终身随访不可中断。心理支持对中晚期患者尤为重要,可加入病友互助组织获取最新治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