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疗意味着什么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放疗可通过体外照射、短程治疗等方式控制肿瘤,通常由癌细胞残留、术后复发风险等因素引起。放疗能破坏癌细胞DNA结构,降低局部复发率,需根据病理分期制定个性化方案。

1、灭活癌细胞:

放射线通过电离作用直接损伤癌细胞DNA双链,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放疗可与内分泌治疗产生协同效应。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疲劳等短期反应。

2、预防局部复发:

保乳术后放疗能将局部复发风险从30%降至5%,全乳切除后针对胸壁照射可处理隐匿病灶。放疗通常与化疗序贯进行,具体方案需参考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

3、控制转移病灶:

针对骨转移患者可采用姑息性放疗缓解疼痛,脑转移则适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这类治疗需配合双膦酸盐类药物预防病理性骨折,同时监测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4、分次照射原理:

常规分割方案为每次1.8-2Gy、总剂量50Gy,采用超分割可提高肿瘤杀伤效率。现代技术如调强放疗能精准保护心肺组织,图像引导放疗可实时修正靶区位置。

5、综合治疗环节:

放疗需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形成协同。三阴性乳腺癌推荐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HER2阳性患者需在曲妥珠单抗治疗间隙完成放射疗程。

放疗期间需保持照射区域皮肤清洁干燥,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每日补充1.5-2升水分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适当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复查乳腺钼靶和肿瘤标志物,坚持低脂高纤维饮食并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或皮肤溃疡需及时返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