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痛风患者需谨慎选择鱼类,高嘌呤鱼类可能诱发痛风发作,低嘌呤鱼类可适量食用。
沙丁鱼、凤尾鱼、秋刀鱼等深海鱼嘌呤含量超过150mg/100g,属于极高嘌呤食物。痛风急性期需严格避免,缓解期每月食用不超过1次,单次摄入量控制在50g以内。
三文鱼、金枪鱼、鲈鱼等嘌呤含量在75-150mg/100g区间。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2次,每次100g为宜,烹饪时选择清蒸方式,避免油炸或熬煮鱼汤。
桂鱼、鳕鱼、多宝鱼嘌呤含量低于50mg/100g,属于相对安全选择。可每周食用3-4次,单次150g以内,搭配碱性蔬菜如黄瓜、西兰花共同食用。
血尿酸水平稳定在300μmol/L以下时方可尝试鱼类,急性发作期需完全禁食。建议在白天食用并配合2000ml饮水,避免夜间代谢缓慢导致尿酸沉积。
可选择虾、海参等海鲜替代,其嘌呤含量仅为鱼类的1/3。植物蛋白来源如豆腐、鸡蛋每日摄入量可达200g,完全能满足蛋白质需求。
痛风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限制酒精摄入尤其啤酒。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控制目标值应低于360μmol/L。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秋水仙碱或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毒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