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肺癌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可能是疾病进展或治疗副作用的表现,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分为早期消化道反应、肿瘤转移相关症状、代谢紊乱阶段、临终前症状四个阶段。
化疗药物顺铂、依托泊苷等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反应多在给药后24小时内出现,主要表现为轻微恶心、食欲减退。这种情况下可配合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止吐药物缓解症状。
癌细胞转移至脑部可能影响呕吐中枢,导致喷射状呕吐并伴随头痛、视物模糊。头部CT或MRI检查显示占位性病变,可能与血行转移或淋巴转移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起加重、与体位相关的特征性呕吐。
肿瘤晚期出现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时,恶心呕吐症状持续且难以缓解。血清钙>3.0mmol/L或肌酐显著升高会导致中枢性呕吐,往往伴有意识改变、心律失常等全身症状。
多器官功能衰竭时出现的顽固性呕吐提示病情进入终末阶段,常因肠梗阻、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导致,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粪渣样物质,此时需考虑转为舒缓治疗。
靶向治疗药物如吉非替尼、奥希替尼可能造成长期慢性恶心,这类症状通常程度较轻但持续时间长,调整用药剂量或联用甲氧氯普胺等促胃肠动力药可改善。
肺癌患者出现持续性呕吐建议每日记录症状发生时间、诱因及呕吐物特征,保持口腔清洁,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优先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症状加重时需立即检查血清电解质、头颅CT等明确病因,肿瘤脑转移患者可考虑放疗或鞘内化疗缓解症状,终末期患者可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