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宫腔粘连可能导致经血滞留或排出异常,常见原因包括子宫内膜损伤、感染、手术创伤等,可通过药物调理、宫腔镜手术等方式干预。
宫腔粘连使宫腔空间缩窄或封闭,经血无法顺利排出。轻度粘连时经血可能少量渗出,伴随周期性下腹坠胀。建议通过热敷缓解症状,若持续闭经需就医排除完全性粘连。
严重粘连可能导致经血逆流至输卵管甚至腹腔,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此类情况通常伴随性交痛、非经期出血,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必要时采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治疗。
部分未排出的经血可能被子宫内膜缓慢吸收,导致月经量明显减少或呈褐色点滴状。这种情况需警惕宫腔感染,可服用多西环素、甲硝唑等抗生素预防炎症,同时配合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
滞留经血成为细菌培养基,易引发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脓性分泌物,需及时进行分泌物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
完全性宫腔粘连表现为假性闭经,卵巢功能正常但无可见经血。此类患者需通过宫腔镜联合超声确诊,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或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并补充戊酸雌二醇促进内膜生长。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宫腔操作史者重复刮宫。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深海鱼油,适度进行瑜伽等舒缓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术后3个月经周期内需定期复查超声,出现发热、剧烈腹痛应立即就诊。未生育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干预,避免粘连加重影响生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