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轻度宫腔粘连可能自愈,具体与粘连程度、病因及个体恢复能力有关。生理性因素包括月经周期内膜修复、妊娠后自然恢复;病理性因素涉及感染、宫腔操作损伤等。
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可能帮助分离轻微粘连。规律作息、避免寒凉饮食有助于内膜生长,如适量摄入豆浆、黑芝麻等植物雌激素食物。
怀孕后激素水平变化可促进内膜增生,分娩时宫腔扩张可能机械性分离粘连。备孕期间需监测排卵,避免多次清宫手术加重损伤。
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导致粘连持续存在,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甲硝唑。伴随下腹隐痛、异常分泌物时需就医。
宫腔球囊扩张术适用于纤维膜性粘连,术后放置避孕环预防复粘。中度以上粘连需结合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
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可刺激内膜生长,用药3-6周期后复查。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超声监测内膜厚度变化。
建议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久坐。饮食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术后3个月经周期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月经量持续减少或备孕1年未成功需进行宫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