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炎可通过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药物治疗,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肺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莫西沙星等。青霉素类药物对链球菌感染效果显著,大环内酯类适用于非典型病原体。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病毒性肺炎可选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多数病毒性肺炎具有自限性,重点在于对症支持治疗,如使用布洛芬退热、氨溴索化痰。
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补充胸腺肽、匹多莫德等免疫调节剂,同时增加蛋白质摄入。维生素C、锌元素等营养素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缩短病程。
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粉尘刺激。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等诱发因素,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合并糖尿病者需监测血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规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调整利尿剂用量,避免电解质紊乱加重肺部症状。
肺炎恢复期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ml,食用百合银耳羹、川贝炖梨等润肺膳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出现持续高热、血氧饱和度低于93%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老年患者及婴幼儿应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变化,避免发展为重症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