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炎的发病时间因病原体和个体差异而不同,通常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两类。
细菌性肺炎潜伏期通常为1-3天,肺炎链球菌感染后24-72小时可出现症状。病毒性肺炎潜伏期较长,流感病毒肺炎多在感染后1-4天发病。支原体肺炎潜伏期可达2-3周,起病相对缓慢。
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在接触病原体后数日内发病,冬季和春季高发。健康成人发病前常有受凉、劳累等诱因,儿童和老年人可能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起病。典型表现为突发寒战高热,伴有咳嗽咳痰。
医院获得性肺炎通常发生在住院48小时后或出院7天内,多见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起病隐匿,可能表现为发热和呼吸频率增快。这类肺炎与医疗操作相关,病原体耐药性强。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肺炎起病时间更难预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潜伏期可达4-8周。艾滋病患者、肿瘤化疗后人群可能出现缓慢进展的呼吸困难,影像学改变早于临床症状。
老年人肺炎可能没有典型发热症状,仅表现为食欲下降或意识模糊。婴幼儿肺炎起病急骤,但前期可能有轻微流涕、烦躁等非特异表现。这类特殊人群的肺炎起病时间判断需要结合全面评估。
预防肺炎需注意保暖和手卫生,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病风险。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出现持续咳嗽、发热伴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胸片和血常规等检查确定肺炎具体类型和病程阶段。重症肺炎需要住院治疗,轻症可在医生指导下居家休养并按时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