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支气管炎和肺炎是两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症状严重程度及致病因素。支气管炎多累及气管和支气管,肺炎则侵犯肺泡和肺实质。
支气管炎病变局限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表现为气道炎症反应。肺炎则涉及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可能形成肺实变。影像学检查中,支气管炎多显示纹理增粗,肺炎可见斑片状阴影。
支气管炎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后期可能出现白黏痰,发热多为低热。肺炎常突发高热伴寒战,咳嗽带脓痰,可能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可见口唇紫绀、意识模糊等缺氧表现。
急性支气管炎90%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肺炎病原体包括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
支气管炎听诊可闻及散在干啰音。肺炎典型体征包括局部湿啰音、支气管呼吸音和语颤增强,严重者出现叩诊浊音。血液检查中肺炎患者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升高更显著。
支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右美沙芬、氨溴索等止咳祛痰药物。细菌性肺炎需根据病原学选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莫西沙星。重症肺炎需氧疗或呼吸机支持治疗。
预防呼吸道感染需保持室内通风,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特别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饮食宜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