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医学检查,常见检查包括血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炎症标志物检测、肺功能检查。

1、血常规检查:

通过静脉采血分析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菌性肺炎多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性肺炎可能伴随淋巴细胞比例增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可辅助判断感染严重程度,为抗生素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2、胸部影像学:

胸部X线是基础筛查手段,能显示肺部浸润影、实变或胸腔积液。CT检查对早期磨玻璃样改变、间质性肺炎和小病灶更敏感,重症患者需通过影像评估病变范围,可能与肺栓塞、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3、病原学检测:

痰涂片培养可初步判断细菌类型,痰液基因检测能快速识别非典型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适用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重症患者需进行血培养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通常表现为特定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或核酸扩增试验阳性。

4、炎症标志物:

除常规CRP外,白介素-6、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指标可动态监测病情进展。这些指标异常升高往往提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需警惕脓毒症风险,数值变化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

5、肺功能评估:

通过肺活量测定和弥散功能检测,评估肺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可能出现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急性期一氧化碳弥散量下降通常随治疗逐渐恢复。

肺炎患者应保证每日2000ml水分摄入,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从每天5分钟逐步增加至15分钟。监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当出现持续高热、呼吸频率>30次/分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立即复诊。避免吸烟及接触冷空气,保持室内湿度50%-60%有助于气道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