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区别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高血糖与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两者在短期波动、长期危害、诊断阈值、治疗目标和疾病性质上存在差异。

1、定义差异:

高血糖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空腹≥6.1mmol/L或餐后≥7.8mmol/L,属于生理或病理状态。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碍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需满足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等诊断标准。

2、病因机制:

短期高血糖可能由应激反应、饮食过量或药物副作用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糖尿病则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胰岛素抵抗等病理性改变相关,可能与遗传因素、肥胖、自身免疫攻击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3、持续时间:

高血糖多为暂时性波动,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恢复正常。糖尿病需长期血糖监测,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微血管病变、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需药物干预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或胰岛素治疗。

4、危害程度:

短期高血糖可能引发口渴、乏力等可逆症状。未控制的糖尿病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器质性损害,严重时需进行胰腺移植或减重手术等治疗。

5、干预策略:

高血糖建议通过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有氧运动调节。糖尿病患者需综合管理,包括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及并发症筛查,推荐采用地中海饮食配合快走、游泳等运动。

控制血糖需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因素,普通高血糖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及尿微量白蛋白。日常可食用燕麦、苦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出现视力模糊或伤口不愈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