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烂的早期信号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早期信号包括足部麻木刺痛、皮肤干燥皲裂、温度感知异常、伤口愈合延迟、趾甲变形增厚。

1、感觉异常:

足部麻木或针刺感是常见首发症状,由高血糖损伤周围神经导致。患者可能对轻微外伤无察觉,需每日检查足底及趾缝。神经病变早期可通过控制血糖、补充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延缓进展。

2、皮肤改变:

足部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易发生于足跟及足弓。高血糖导致汗腺分泌减少,失去油脂保护后易形成裂口。建议使用含尿素成分的润肤霜,避免赤脚行走防止细菌入侵。

3、温度失调:

足部发凉或局部发热提示微循环障碍。糖尿病血管病变使足部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每日温水泡脚37℃以下可促进血流,但需避免烫伤。

4、伤口难愈:

微小割伤或水泡超过两周未愈需警惕。高血糖环境抑制白细胞功能,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发现伤口应立即消毒包扎,避免使用碘酒等刺激性消毒剂。

5、趾甲病变:

趾甲增厚、变色或嵌入甲沟可能预示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趾甲生长缓慢,修剪不当易造成甲沟炎。建议由专业修甲师处理,避免自行剪破周围皮肤。

糖尿病患者需每日用镜子检查足底,选择透气棉袜及宽头鞋。出现持续疼痛、红肿化脓或黑色焦痂需立即就医。控制血糖在空腹4.4-7.0mmol/L范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增加深海鱼、菠菜等富含ω-3脂肪酸及抗氧化物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