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塞可通过介入取栓治疗,该方法适用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取栓通常由血栓栓塞、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子、血管炎、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引起。
机械取栓是介入治疗的核心技术,通过导管将取栓装置送至闭塞部位直接清除血栓。常用器械包括Solitaire支架取栓器、Trevo取栓装置等,手术需在发病6-24小时内实施,术后需配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预防再闭塞。
取栓前需通过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闭塞位置,前循环大血管如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是理想适应症。评估需同时排除颅内出血风险,若存在大面积脑梗死ASPECTS评分<6则不宜手术。
发病至穿刺时间DPT需控制在90分钟内,从入院到血管再通DTR应<60分钟。超过24小时的晚期取栓需通过灌注成像筛选存在可挽救脑组织的患者,此时可能联合动脉内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
取栓后需持续监测神经功能变化,48小时内每2小时评估NIHSS评分。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预防高灌注综合征,同时进行吞咽功能筛查预防吸入性肺炎。
术后24小时即开始床旁康复训练,包括关节被动活动、体位摆放。出院后需进行3-6个月系统康复,结合经颅磁刺激、运动想象疗法等神经重塑技术改善运动功能障碍。
介入取栓后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mg以下,优先选择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同时监测血脂血糖水平。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规范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出现新发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复查头颅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