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饮酒、遗传因素以及慢性胃部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这种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长期未治疗可能诱发癌变。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风险,常用治疗方案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长期摄入高盐食物会损伤胃黏膜,增加亚硝酸盐的生成。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含盐量高的食物与胃癌发生呈正相关。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多食用新鲜蔬果。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直接作用于胃黏膜,酒精则会刺激胃酸分泌。吸烟者胃癌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3倍,同时饮酒会进一步增加风险。戒烟限酒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约10%的胃癌病例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综合征等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手术后残胃等病变可能恶变为胃癌。这些疾病通常表现为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需定期随访监测。
预防胃癌需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减少腌制食品摄入,增加全谷物和新鲜蔬菜比例。规律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控制体重。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特别是有家族史或慢性胃病患者更应重视早期筛查。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