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下山膝盖疼可能由肌肉疲劳、关节软骨磨损、半月板损伤、韧带拉伤、髌骨轨迹异常等原因引起。
长时间下山行走会导致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过度疲劳,肌肉力量不足时膝关节稳定性下降,增加关节面压力。建议下山前进行充分热身,使用登山杖分散压力,途中适当休息并做腿部拉伸。
膝关节软骨在反复冲击下可能发生磨损,这与年龄增长、体重超标有关。通常表现为下山时膝盖前方钝痛,可能伴随关节弹响。日常需控制体重,补充氨糖软骨素,避免负重登山。
半月板在膝关节扭转时易受损,下山时膝关节承受3-5倍体重压力。损伤后会出现关节间隙压痛、交锁症状。急性期需冰敷制动,慢性损伤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下山时膝关节处于半屈曲状态,内侧副韧带最易拉伤。轻度拉伤表现为内侧压痛,重度可能伴随关节肿胀。处理包括佩戴护膝、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避免继续负重活动。
髌骨在股骨滑车沟内滑动轨迹偏移,多因股内侧肌力量薄弱导致。表现为上下楼梯时膝前锐痛,可能伴随摩擦音。建议进行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康复训练,必要时使用髌骨稳定护具。
下山后出现膝盖疼痛需立即停止活动,48小时内冰敷每次15分钟,抬高患肢促进回流。日常加强股四头肌离心训练如台阶下落练习,选择缓坡路线下山,穿减震登山鞋。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时,需及时就诊排除半月板撕裂、软骨骨折等器质性病变。长期登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膝关节MRI检查,饮食注意补充胶原蛋白和维生素D,保持钙质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