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卒中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吸烟者、肥胖人群及有家族史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收缩压每升高20mmHg,脑卒中风险翻倍。这类人群需每日监测血压,优先选择低钠饮食和规律有氧运动,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物。
血糖持续超标可导致血管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使脑卒中风险提升2-4倍。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视力模糊,可能伴随手足麻木。除规范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糖药外,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促使血小板聚集,一氧化碳则降低血液携氧能力。每日吸烟超过20支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增高。建议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结合心理咨询逐步戒烟,同时增加深绿色蔬菜摄入。
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时,内脏脂肪会分泌炎性因子干扰脂代谢。这类人群往往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晨起头痛是常见征兆。需通过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将体脂率控制在18-24%,必要时考虑代谢手术。
直系亲属有脑卒中史者可能携带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建议40岁后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若发现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需评估是否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预防脑卒中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每日保证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富含橄榄油、深海鱼和坚果,限制每日盐摄入低于5克。突发剧烈头痛、单侧肢体无力或言语含糊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