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血糖,适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高膳食纤维食物、优质蛋白质、健康脂肪以及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
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这类食物消化吸收缓慢,避免餐后血糖剧烈波动。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富含维生素且几乎不含糖分,可作为每餐基础。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豆类如鹰嘴豆、扁豆既能延缓糖分吸收又可增强饱腹感。水果中的苹果、梨需连皮食用,浆果类如蓝莓、草莓含糖量较低且抗氧化物质丰富。
优先选择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品种,禽类去皮食用。植物蛋白推荐豆腐、无糖豆浆,乳制品宜选无糖酸奶或低脂奶酪,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1-1.5克/公斤体重。
用橄榄油、山茶油替代动物油脂,坚果如杏仁、核桃每日摄入15-20克。牛油果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可替代部分主食脂肪,但需计入全天热量控制。
主食选择荞麦、藜麦等杂粮,每餐控制在50-75克生重。采用"蛋白质+纤维+碳水"的混合进食模式,如鸡蛋搭配全麦面包和蔬菜沙拉,能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建议每日分5-6餐进食,定时定量监测血糖变化。运动方面推荐餐后30分钟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烹饪方式以蒸煮炖拌为主,避免油炸糖醋做法,外出就餐时主动要求少油少盐。定期与营养师沟通调整食谱,合并高血压者需同时控制钠盐摄入在5克/日以下。随身携带无糖饼干应对低血糖情况,长期坚持可显著改善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