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脂肪液化是指手术切口处脂肪组织因血供障碍或创伤导致无菌性坏死,形成黄色油状渗出的病理现象,常见于腹部手术后。
手术中电刀高温切割可能破坏脂肪组织微循环,局部缺血使脂肪细胞失去营养支持。术后可通过红外线理疗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压迫切口。
过度牵拉或钳夹脂肪层会造成机械性损伤,激活炎症因子释放。每日换药时使用碘伏消毒,渗出较多时需放置引流条。
皮下脂肪厚度超过5cm的患者更易发生,脂肪细胞对缺氧耐受性差。术前控制BMI在30以下,术后使用腹带减少组织张力。
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患者脂肪代谢紊乱,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泵控制。
虽然属于无菌性炎症,但继发感染会加重液化。表现为切口红肿热痛,需做细菌培养。经验性使用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每日观察渗出液性状。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胸肉促进愈合,补充维生素C增强毛细血管韧性。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切口张力增加,渗液超过10ml/天或持续1周不缓解需清创处理。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在10mmol/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