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晚期辅助治疗的疗程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晚期辅助治疗的疗程分为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放疗及骨保护治疗等阶段,具体方案需根据分子分型、转移部位等因素个体化制定。

1、化疗方案:

晚期乳腺癌常用含紫杉类或蒽环类的联合化疗方案,如多西他赛+环磷酰胺、表柔比星+紫杉醇。化疗周期通常为4-8个疗程,每21天为一个周期。治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化学治疗可能引发脱发、恶心等副作用,可能需要使用格拉司琼等止吐药物辅助。

2、靶向治疗:

HER2阳性患者需持续使用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周期通常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治疗前需进行心脏功能评估,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左心室射血分数。靶向治疗可能引发发热、过敏等输液反应,需要预处理。

3、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长期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或氟维司群,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治疗期间可能出现骨关节疼痛、潮热等更年期样症状,需要配合唑来膦酸等骨改良药物预防骨质疏松。

4、放射治疗:

针对骨转移、脑转移等特定病灶实施姑息性放疗,通常采用短疗程方案如骨转移8Gy/1次,脑转移30Gy/10次。放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及神经压迫症状,但可能引起局部皮肤反应或疲劳感。

5、支持治疗:

疼痛管理需按三阶梯原则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弱阿片类药物或吗啡制剂。恶病质患者需营养支持联合孕激素类药物改善食欲。双膦酸盐类药物每月使用可减少骨相关事件发生。

晚期乳腺癌患者需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饮食建议高蛋白、高热量并补充ω-3脂肪酸。每周2次阻力训练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心理支持可结合正念减压疗法,护理重点包括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评估,及时处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疼痛日记有助于医生调整镇痛方案,社会支持体系对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