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乳房钙化是什么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乳房钙化可能由乳腺组织退行性变、良性钙盐沉积、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或恶性肿瘤引起,需通过乳腺钼靶、超声检查或活检明确性质。

1、生理性钙化:

绝经后女性常见乳腺组织退化性钙化,钙盐沉积于衰老的腺泡或导管内。此类钙化通常呈散在点状或片状分布,边界清晰,无需特殊治疗,建议每年复查乳腺钼靶监测变化。

2、良性病变钙化:

乳腺纤维腺瘤或囊肿可能伴随粗大钙化灶,直径多超过0.5毫米。钙化形态规则呈环形或爆米花样,可通过超声引导穿刺确诊,若无恶变倾向仅需定期随访。

3、导管内病变:

导管内乳头状瘤钙化多表现为沿导管走向的线样排列,可能与局部出血后钙盐沉积有关。此类病变存在恶变风险,需手术切除送病理检查,常用术式为乳腺区段切除术。

4、增生相关钙化:

乳腺增生患者常见微小钙化灶,与上皮细胞代谢异常相关。钙化多呈细沙样聚集,需结合BI-RADS分级评估,4级以上建议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排除恶变。

5、恶性钙化特征:

乳腺癌钙化多表现为簇状分布的针尖样钙化点,直径小于0.1毫米且形态不规则。此类钙化与肿瘤细胞坏死钙盐沉积有关,确诊需行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术,术后配合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发现乳房钙化应完善影像学评估,日常避免高脂饮食减少雌激素刺激,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乳腺检查,钙化灶短期内增大或伴有皮肤凹陷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需坚持患肢功能锻炼,使用对侧手臂测量血压,定期监测骨密度预防内分泌治疗相关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