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高发人群主要包括有家族遗传史者、激素水平异常者、肥胖人群、长期接触电离辐射者以及未生育或晚育女性。
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升高,尤其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者。这类人群需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必要时可考虑预防性药物干预。
长期雌激素暴露如初潮早、绝经晚、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会增加风险。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乳腺增生等症状,可通过调节内分泌药物如他莫昔芬进行干预。
BMI超过30的肥胖人群,脂肪组织产生的过量雌激素会刺激乳腺细胞异常增生。这类人群需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在1500-1800大卡,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
放射科医师等职业暴露于电离辐射者,乳腺组织对辐射敏感易诱发癌变。建议穿戴铅防护装备,每年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
35岁后首次生育或未哺乳女性,孕激素保护作用不足可能导致乳腺上皮细胞过度增殖。这类人群应每6个月进行乳腺临床检查,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
建议高风险人群每日摄入300克十字花科蔬菜,每周进行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使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脂,限制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500克。建立乳腺自检习惯,在月经结束后第7-10天进行触诊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40岁以上女性每年应进行乳腺超声和钼靶联合筛查,有家族史者可提前至30岁开始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