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可能存在暂时性血糖升高现象,但确诊的糖尿病通常为慢性疾病。暂时性高血糖可能与妊娠期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药物因素、短期代谢紊乱、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有关。
妊娠中晚期胎盘激素分泌增加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导致暂时性血糖升高。多数患者产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需通过饮食控制如低GI食物和适度运动干预,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这类人群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严重创伤、感染或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拮抗胰岛素激素,可能引发短暂血糖升高。原发病控制后血糖多可复常,需密切监测并避免使用可能升高血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
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抗精神病药等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影响糖代谢。停药后血糖异常通常可逆,但需评估药物必要性并考虑替代方案如ARB类降压药。
暴饮暴食、极度缺乏运动或脱水状态可能造成暂时性糖耐量异常。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每日步行8000步、控制精制碳水摄入后,多数人血糖可在1-3周内恢复正常水平。
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疾病导致激素分泌亢进时,可能伴随可逆性血糖升高。需通过检测皮质醇节律、儿茶酚胺代谢物等明确诊断,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垂体瘤切除术。
建议存在暂时性高血糖的人群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25-3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若血糖持续异常超过3个月或糖化血红蛋白≥6.5%,需内分泌科就诊排除永久性糖尿病。注意区分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前期状态,后者需启动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