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什么病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能由经血逆流、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化生转化、医源性种植等原因引起。

1. 经血逆流:

月经期子宫内膜碎片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形成囊肿。这类囊肿常伴随进行性痛经、性交疼痛等症状,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剥除囊肿或口服避孕药抑制内膜生长。

2. 免疫异常: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无法清除异位内膜细胞,导致其在卵巢部位持续增殖形成巧克力囊肿。患者可能合并不孕、慢性盆腔疼痛,治疗需联合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A,或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如亮丙瑞林。

3. 遗传倾向:

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高3-10倍。这类患者囊肿易复发,建议术后长期管理,可选用地诺孕素、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药物预防复发。

4. 体腔上皮化生:

卵巢生发上皮在激素刺激下转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逐渐形成囊肿。囊肿直径超过5cm或出现扭转破裂需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囊肿切除术、卵巢楔形切除术。

5. 医源性播散:

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可能将内膜组织带至卵巢。这类囊肿生长迅速,常伴有CA125升高,治疗需结合手术清除病灶及术后药物维持治疗。

日常需避免经期剧烈运动,减少高雌激素食物摄入如蜂王浆、胎盘制品,建议每周3次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囊肿直径超过4cm、备孕困难或疼痛严重影响生活时应及时就诊,长期管理需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情进展,绝经后异位内膜组织多可自然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