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术后是否需辅助化疗取决于肿瘤分期、分子分型等因素,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式干预。术后辅助治疗通常与肿瘤转移风险、激素受体状态等因素相关。
早期乳腺癌I期患者若无高危因素可能豁免化疗。Ⅱ期以上或淋巴结转移者需评估复发风险,通常推荐含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
Luminal A型对化疗敏感度低,可能仅需内分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需密集化疗。HER2阳性型需联合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化疗方案常选用TCbHP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21基因检测可量化复发风险,评分>25分强烈推荐化疗。中危患者11-25分需结合年龄、肿瘤体积等综合判断,可选方案包括AC-T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
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慎用蒽环类药物,可替换为表柔比星。老年患者需调整剂量,骨髓抑制明显时可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支持治疗。
小叶癌对化疗反应较差,需强化内分泌治疗。新辅助化疗后未达病理完全缓解non-pCR者,术后应更换方案,如卡培他滨强化治疗。
术后康复需配合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并增加深海鱼类。规律进行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操,每周3次有氧运动维持合理体重。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化疗期间可服用姜制剂缓解恶心症状。出现持续发热或心悸需及时返院复查,长期随访应包括每年乳腺钼靶和骨密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