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浸润性乳腺癌二级指肿瘤细胞已突破乳腺导管或小叶结构向周围组织浸润,组织学分级为中等恶性程度。临床特征包括肿块质地偏硬、边界不清,可能伴随皮肤橘皮样改变或乳头溢液,5年生存率约80%-90%。治疗方案需结合分子分型和临床分期制定。
浸润性乳腺癌二级属组织学分级中的中等分化程度,癌细胞仍保留部分正常乳腺结构特征。病理报告需明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是否存在淋巴管癌栓。免疫组化检测通常显示ER/PR阳性率约60%-70%,HER2阳性率约15%-20%。Ki-67增殖指数多在20%-30%之间。
典型表现为单侧乳房无痛性肿块,直径多介于2-5cm,触诊质地坚硬如橡皮。约25%患者出现乳头凹陷或皮肤酒窝征,10%伴有血性乳头溢液。影像学检查显示毛刺状边缘伴微钙化灶,腋窝淋巴结肿大比例约30%-40%。
保乳手术需确保切缘阴性,改良根治术适用于肿瘤>3cm或多中心病灶。化疗方案多选用AC-T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或TC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内分泌治疗推荐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HER2阳性者需联合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
肿瘤大小超过2cm会使复发风险增加1.5倍,腋窝淋巴结转移1-3枚者5年复发率达20%-30%。组织学分级升级至3级时生存率下降15%。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可使死亡率降低40%,HER2阳性患者靶向治疗能减少50%复发风险。
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乳腺超声和肿瘤标志物,2-5年改为半年一次。每年需进行乳腺核磁共振检查,骨密度监测适用于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者。出现骨痛或持续性咳嗽需警惕骨转移或肺转移可能。
术后饮食宜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海鱼,规律进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阻抗训练可改善化疗导致的肌肉流失。心理支持需重点关注体象障碍和焦虑抑郁情绪,建议参加乳腺癌患者互助团体。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大豆异黄酮补充剂及高脂乳制品,慎用含雌激素的保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