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剖腹产要注意什么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第三次剖腹产需重点关注手术风险控制、产后恢复及并发症预防,具体包括术前评估、切口选择、麻醉管理、子宫修复及新生儿监护等方面。

1、术前评估:

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超声检查等评估子宫瘢痕厚度及胎盘位置。既往两次剖腹产史可能增加胎盘植入风险,若存在完全性前置胎盘需联合MRI进一步明确。建议孕36周后提前住院监测,由产科医生团队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2、切口选择:

优先沿原手术瘢痕纵向切开减少新创面,但需避开薄弱瘢痕组织。子宫切口采用低位横切式减少出血,若存在严重粘连可能需改为古典式切口。术中同步进行盆腔粘连松解术,必要时放置防粘连膜。

3、麻醉管理:

推荐硬膜外联合腰麻保障镇痛效果,既往两次椎管内麻醉史需评估穿刺难度。高危产妇需备好全身麻醉预案,提前准备红细胞悬液应对术中大出血风险。术中持续监测血压、血氧及尿量。

4、子宫修复:

采用双层缝合技术加强子宫切口闭合,使用可吸收缝线减少异物反应。明确告知产后避孕要求,三次剖宫产后需严格避孕3年以上。术后立即注射缩宫素促进宫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风险。

5、新生儿监护:

提前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处理新生儿窒息风险,准备早产儿抢救设备。多次剖宫产可能增加胎儿窘迫概率,需进行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建议延迟脐带结扎至60秒以上改善新生儿铁储备。

术后6小时内每30分钟按压宫底观察出血量,24小时后开始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高蛋白膳食,推荐鲫鱼汤、蒸蛋羹等促进伤口愈合。早期床旁活动预防静脉血栓,使用腹带减轻切口张力。严格随访血常规及超声检查,警惕晚期产后出血及子宫憩室形成。产后42天复查需评估盆底功能,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修复盆底肌。哺乳期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发热、腹痛加剧需立即返院排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