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早期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早期阶段称为急性感染期。在急性感染期,病毒迅速复制并破坏免疫系统,但此时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类似感冒的表现。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是控制艾滋病的关键,早期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病毒载量,保护免疫功能,延缓疾病进展至艾滋病期。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管理的核心,主要通过联合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常用的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以达到持续抑制病毒的效果。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艾滋病患者还需注意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增强体质。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定期复查和遵医嘱用药是控制病情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