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律需警惕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四种疾病。窦性心律本身是正常心律,但伴随特定症状时可能与潜在疾病相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伴随出汗、恶心。需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扩张血管、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严重者需支架植入术。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引起左心室肥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早期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晚期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延缓病程,需定期监测心脏超声。
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可能损伤心肌细胞,常见于感冒后1-3周。症状包括心悸、乏力、低热,重症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依赖心肌酶谱和心脏核磁共振,轻症需卧床休息,重症需糖皮质激素治疗。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增强心肌收缩力,导致心动过速。特征性表现包括怕热、多汗、体重下降伴心率增快。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可控制症状,必要时需放射性碘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建议每日摄入300克深色蔬菜补充钾镁元素,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限制酒精摄入。出现持续心悸、胸痛或运动耐量下降时,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定期体检中应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接受一次心脏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