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房颤确实可能导致心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长期不加以控制会增加心脏负担,进而引发心衰。
房颤发生时,心脏的心房无法正常收缩,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滞留,容易形成血栓。同时,心脏的泵血效率降低,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满足身体的需求。长期的高负荷运转会使心肌逐渐疲劳,最终可能导致心衰。心衰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房颤与心衰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房颤可以导致心衰;另一方面,心衰也可能诱发房颤。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已经受损,心脏的电活动不稳定,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因此,房颤和心衰常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预防房颤导致心衰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房颤。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尤其是对于有心脏病史或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房颤。一旦确诊房颤,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手术,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同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也有助于降低心衰的风险。
对于已经出现心衰的患者,除了积极治疗房颤外,还需要进行心衰的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随访等。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生活方式上,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限制盐分摄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