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肝癌本身不会传染,也不属于遗传性疾病。肝癌是肝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病毒感染、慢性肝病等因素相关,但需通过特定途径传播病原体而非直接传染。
传染性肝炎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这些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但肝癌作为疾病结果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共同生活或共餐等行为不会传播肝癌,需防范的是病毒性肝炎的感染风险。若家庭成员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建议接种疫苗并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肝癌并非直接遗传,但部分遗传代谢性疾病(如遗传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可能增加肝癌发病风险。家族聚集现象多源于共同暴露于肝炎病毒或相似生活环境。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筛查肝功能,控制酒精摄入,避免霉变食物以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
预防肝癌需从控制基础病因入手:接种乙肝疫苗可降低80%以上肝癌风险;慢性肝炎患者应遵医嘱抗病毒治疗;戒酒、控制体重有助于减少脂肪肝恶化;避免食用霉变谷物以规避黄曲霉毒素。日常饮食建议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4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肝脏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若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肝区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