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无法通过血常规检查直接确诊。血常规仅能反映血液成分变化,无法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或核酸。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贫血、感染或凝血功能异常。艾滋病病毒感染初期可能出现淋巴细胞比例异常,但该表现缺乏特异性,许多其他病毒感染也会导致类似变化。确诊艾滋病必须依靠专项检测,包括HIV抗体初筛试验、确证试验以及病毒载量检测。
医疗机构采用阶梯式检测流程。初筛采用ELISA法检测HIV抗体,阳性样本需送疾控中心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确证。窗口期感染者需通过核酸检测发现病毒RNA。CD4+T淋巴细胞计数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病毒载量检测则监控治疗效果。
急性期多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症状,病毒快速复制但抗体尚未产生。无症状期可持续8-10年,患者免疫系统逐渐受损。艾滋病期CD4细胞降至200个/μL以下,出现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早期诊断和规范抗病毒治疗可使感染者寿命接近正常人水平。
预防艾滋病需避免高危行为,发生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感染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生食。定期监测CD4细胞和病毒载量,出现持续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社会支持对患者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应消除歧视并给予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