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引起尿路感染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张聪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肾病科

肾结石引起尿路感染通常由结石梗阻、细菌滋生、尿液滞留、黏膜损伤及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导致,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结石清除、尿液引流、黏膜修复及免疫调节等方式干预。

1、结石梗阻:

肾结石移动时可能卡在输尿管或尿道,造成尿流受阻。梗阻后尿液无法正常排出,细菌在滞留尿液中繁殖,引发上行性感染。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解除梗阻,同时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

2、细菌滋生:

结石表面易附着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形成生物膜保护层。细菌持续释放毒素刺激尿路黏膜,导致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治疗需选用穿透性强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并彻底清除结石以消除感染灶。

3、尿液滞留:

结石引起的排尿不畅会使尿液在肾盂蓄积,成为细菌培养基。长期滞留可能诱发肾盂肾炎,表现为腰痛发热。可通过留置双J管引流尿液,必要时行经皮肾造瘘术缓解肾积水。

4、黏膜损伤:

结石摩擦尿路黏膜会造成机械性损伤,破坏上皮屏障功能。受损黏膜更易被细菌定植,加重炎症反应。治疗需使用修复黏膜的药物如聚磺酸粘多糖,并减少结石活动摩擦。

5、免疫力下降:

结石长期刺激会导致局部免疫功能紊乱,IgA分泌减少。免疫力低下时条件致病菌乘虚而入,引发反复感染。需通过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调节免疫,必要时使用免疫增强剂。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优先选择柠檬水或淡竹叶茶等利尿饮品。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摄入,增加柑橘类水果补充枸橼酸盐。适度跳跃运动促进小结石排出,但急性感染期应卧床休息。定期复查尿常规及泌尿系超声,观察结石位置变化及感染控制情况。出现寒战高热或肉眼血尿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