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鼻窦肿瘤以良性居多,恶性约占20%-40%。鼻窦肿瘤的性质与组织来源、生长速度、症状表现等因素相关,临床常见类型包括内翻性乳头状瘤、骨瘤等良性肿瘤,以及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等恶性肿瘤。
良性鼻窦肿瘤多起源于上皮或间叶组织,如内翻性乳头状瘤来自鼻腔黏膜上皮,骨瘤源于骨组织。恶性肿瘤常见于鳞状上皮恶变,或腺体组织癌变,如腺样囊性癌多发生于小唾液腺。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如骨瘤可能长期保持稳定。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数月内即可出现明显占位效应,常伴随骨质破坏,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侵袭范围。
良性肿瘤多表现为单侧鼻塞、局部隆起,偶有血性鼻涕。恶性肿瘤早期症状类似鼻炎,后期可能出现面部麻木、复视、剧烈头痛等神经侵犯症状,部分患者可见颈部淋巴结转移。
CT检查中良性肿瘤边界清晰,骨质呈膨胀性改变。恶性肿瘤多显示边缘毛糙,伴虫蚀样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MRI可进一步评估软组织侵犯程度。
最终诊断依赖病理活检。良性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排列规则;恶性肿瘤可见异型细胞、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低分化癌与肉瘤等特殊类型。
确诊鼻窦肿瘤后应避免用力擤鼻,防止肿瘤出血。饮食宜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C的食材如胡萝卜、猕猴桃,增强黏膜修复能力。适度进行鼻腔冲洗保持清洁,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头部震荡。定期复查鼻内镜与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变化,若出现视力改变、持续头痛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