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白血病引起的关节疼痛通常表现为多关节对称性疼痛、夜间加重、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关节疼痛特点主要有游走性疼痛、骨痛与关节痛并存、对非甾体抗炎药反应差、伴随血象异常、儿童更易累及下肢大关节。
白血病关节痛常呈现游走性特征,疼痛部位可在数小时内转移至不同关节,这种特点与风湿性关节炎相似但无红肿热表现。骨髓内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及关节周围组织,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同时肿瘤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导致痛觉敏感化。
约60%患者同时出现骨痛与关节痛,胸骨、胫骨等扁骨及长骨压痛明显。白血病细胞在骨髓腔内大量堆积造成髓腔压力增高,X线可见骨质疏松或溶骨性改变,儿童因骨髓造血活跃更易出现骨痛危象。
常规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对白血病关节痛缓解有限,因疼痛机制主要涉及肿瘤细胞直接浸润而非单纯炎症反应。部分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暂时减轻症状,但需警惕掩盖病情进展。
关节疼痛多伴随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等血常规异常,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始幼稚细胞。骨髓穿刺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比例超过20%可确诊白血病,这类实验室改变可与普通关节炎鉴别。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膝关节、踝关节疼痛,可能误诊为生长痛。因儿童长骨生长板附近血供丰富,白血病细胞易在此处聚集,表现为拒绝行走、跛行等症状,查体可见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髓外浸润体征。
白血病关节疼痛患者需保持适度关节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骨损伤。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纠正贫血,同时增加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注意观察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定期监测血常规变化。急性疼痛发作时可尝试局部热敷缓解症状,但需及时血液科就诊进行骨髓抑制治疗,化疗后关节疼痛多随病情控制逐渐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