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脊髓损伤呼吸道护理主要通过体位管理、气道湿化、呼吸训练、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等方式进行。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受损,需针对性护理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保持半卧位或侧卧位有助于膈肌活动,促进肺扩张。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误吸风险。定期翻身每2小时一次,防止压疮并改善肺部通气。高位截瘫患者需使用体位垫辅助维持姿势。避免长时间仰卧导致分泌物积聚。
使用生理盐水雾化每日3-4次,维持气道黏膜湿润。痰液粘稠者可加用糜蛋白酶雾化。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必要时使用人工鼻保持气道湿度。自主咳痰困难者需配合机械振动排痰仪。观察痰液性状变化,警惕肺部感染征兆。
指导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组,每组10-15次。使用呼吸训练器增强膈肌力量,逐步增加阻力。吹气球练习可改善肺活量。颈髓损伤患者需训练胸锁乳突肌代偿呼吸。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
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消毒。吸痰操作遵循无菌原则,一次性吸痰管不得重复使用。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减少细菌定植。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出现发热、痰量增多等感染征象时及时进行痰培养。
每日蛋白质摄入1.2-1.5克/公斤体重,促进呼吸肌修复。维生素C每日200毫克增强免疫力。少量多餐避免胃胀影响膈肌运动。吞咽障碍者采用糊状食物,进食时保持坐位。监测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评估营养状况。
脊髓损伤患者需建立长期呼吸道管理计划,包括每日晨起进行深呼吸练习,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夜间使用动态气道正压通气设备者需定期检查鼻面罩贴合度。家属应学习背部叩击排痰手法,掌握急救吸痰设备使用方法。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康复期可进行游泳等水中运动增强呼吸肌耐力,但需有专业人员监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