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结石的溶石疗法

董兆如 副主任医师

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结石溶石疗法主要通过药物溶解胆固醇类结石,适用于胆囊功能良好、结石直径小于10毫米且未钙化的患者。溶石方法主要有口服胆汁酸制剂、中药辅助溶石、饮食结构调整、定期超声监测、联合体外震波碎石。

1、口服胆汁酸制剂:

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是常用溶石药物,通过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促使结石溶解。需连续服药6-24个月,治疗期间每半年复查超声评估效果。该疗法对色素性结石无效,可能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2、中药辅助溶石:

金钱草、茵陈等中药具有利胆排石功效,可配合西药提高溶石效率。中药复方制剂能调节胆汁成分比例,改善胆囊收缩功能。使用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产生相互作用。

3、饮食结构调整:

低脂高纤维饮食可减少胆固醇摄入,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增加卵磷脂食物如大豆制品,有助于胆固醇溶解。避免快速减重,每周体重下降不超过1.5公斤。

4、定期超声监测:

治疗期间每3-6个月进行胆囊超声检查,观察结石体积变化。若12个月内结石缩小不足50%需考虑更换方案。监测内容还包括胆囊壁厚度和胆汁透声度。

5、联合体外震波碎石:

对2-3厘米的单一结石,可先采用体外震波碎石再配合溶石药物。碎石后表面积增大能提升药物接触效率。该联合疗法需严格筛选无胆管梗阻的患者。

溶石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适度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胆汁排泄。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可适量摄入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定期检测肝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保持规律三餐习惯,尤其重视早餐摄入以排空夜间浓缩胆汁。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痛、发热或黄疸症状应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