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头破后未接种破伤风疫苗可能引发破伤风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毒素引起,常见于伤口污染后,主要预防措施包括伤口处理、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和动物粪便中。头部伤口若被污染,细菌可能通过破损皮肤侵入并繁殖。未接种疫苗者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尤其当伤口较深或伴有坏死组织时,厌氧环境更利于细菌产毒。
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痉挛毒素会阻断神经抑制信号,导致肌肉强直性收缩。早期表现为咀嚼肌痉挛牙关紧闭,逐渐发展为全身肌肉僵直、角弓反张。严重时膈肌痉挛可致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20%-30%。
感染后潜伏期通常3-21天,短于7天者病情更危重。头部伤口因血供丰富可能缩短潜伏期。未全程接种疫苗者或免疫接种超过10年者,体内抗体水平不足,无法中和毒素。
伤后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立即提供保护抗体。对于污染严重或免疫史不明的伤口,需联合使用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进行主动免疫。超过24小时仍建议补种,但效果随延迟时间递减。
我国常规免疫程序包含百白破疫苗基础接种和每10年加强接种。全程接种者伤后仅需加强1剂类毒素疫苗。免疫缺陷患者需评估抗体滴度,必要时追加免疫球蛋白。
伤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避免使用粉末类外用药或密闭包扎。观察期间出现张口困难、颈部僵硬等症状需紧急就医。日常应保持疫苗接种记录完整,从事高危职业者建议定期检测抗体水平。恢复期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光,减少声光刺激诱发痉挛。饮食以流质高蛋白为主,吞咽困难者需鼻饲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