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焦虑症的表现主要有心悸、过度担忧、肌肉紧张、睡眠障碍、回避行为等症状。
焦虑症患者常出现心跳加快、心慌或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症状,这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出汗、手抖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严重时会出现类似心脏病发作的濒死感。
患者对日常事务产生难以控制的过度忧虑,这种担忧往往与实际威胁不成比例。典型表现为对健康、工作或人际关系等问题持续6个月以上的灾难化思维,常伴有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减退等认知功能影响。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全身肌肉僵硬,特别是颈肩背部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自主震颤、磨牙或肢体酸痛,这种躯体化症状可能引发头痛、消化功能紊乱等继发问题。
入睡困难、易醒或早醒是常见表现,多与睡前反复思考负面事件有关。睡眠质量下降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日间疲劳感和情绪波动,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噩梦或夜惊等睡眠异常。
患者会刻意回避可能引发焦虑的场景,如社交场合、密闭空间等。这种行为模式可能发展为特定恐惧症,导致社会功能受损,严重时出现拒绝出门等退缩表现。
建议焦虑症患者保持规律作息,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饮食上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可尝试正念呼吸训练,具体方法为选择安静环境,用鼻吸气4秒、屏息2秒、口呼气6秒,循环练习10分钟。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影响日常生活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