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管炎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胆管炎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主要涉及抗生素、利胆药和镇痛药三类。
头孢曲松钠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胆道革兰阴性菌感染效果显著,能有效穿透胆道屏障。甲硝唑则针对合并厌氧菌感染的情况,常与头孢类联用。严重感染时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
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汁黏稠度,对胆汁淤积型胆管炎尤为适用。该药物能改善肝酶指标,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腺苷蛋氨酸也可作为辅助利胆选择。
山莨菪碱能缓解胆道痉挛引起的绞痛,通过阻断胆碱受体发挥作用。疼痛剧烈时可考虑使用哌替啶,但需注意成瘾性风险。解痉药物使用期间需观察腹胀和排尿情况。
水飞蓟素具有保肝作用,可减轻胆管炎导致的肝细胞损伤。维生素K能改善胆汁淤积引起的凝血障碍。严重黄疸患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
茵栀黄口服液能利湿退黄,改善胆红素代谢。胆宁片具有疏肝利胆功效,适用于慢性胆管炎维持治疗。中药使用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
胆管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烹调宜采用蒸煮方式。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规律排放,避免暴饮暴食。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改善胆汁循环,但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戒烟限酒对预防胆管炎复发尤为重要,同时需注意饮食卫生,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