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尿素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饮水、控制蛋白质摄入、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尿素升高通常由肾功能异常、高蛋白饮食、脱水、药物副作用、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减少高蛋白食物摄入有助于降低尿素水平。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避免过量食用红肉、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
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水分摄入能促进尿素排泄。建议分次少量饮用,以白开水为主,可适当饮用淡茶。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饮水量。
慢性肾病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采用低蛋白饮食配合必需氨基酸补充,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可减轻氮质血症。大豆蛋白等植物蛋白优于动物蛋白,但需注意钾磷含量控制。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可改善新陈代谢。选择步行、游泳等中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肉分解代谢增加,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
肾功能异常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降尿素药物包括包醛氧淀粉、药用炭等吸附剂,严重者可考虑透析治疗。避免自行服用利尿剂,某些抗生素和止痛药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
长期维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选择冬瓜、黄瓜等利尿食材,限制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肾功能严重受损者需进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