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肺部炎性改变通常需要根据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治疗,主要干预方式包括抗感染治疗、止咳化痰、氧疗支持、免疫调节及生活护理。
细菌性肺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呋辛。病毒性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合用药。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疗程需足量完成。
痰液黏稠者可选用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稀释痰液。干咳无痰时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但需排除气道异物等禁忌症。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有助于湿化气道。
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给予鼻导管吸氧,严重呼吸衰竭需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控制氧流量,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营养不良患者需补充维生素A、D,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肺炎需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
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室温控制在20-24℃。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厨房安装油烟机。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痰多时采取体位引流。
建议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适量食用白萝卜、梨子等润肺食材。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每日散步30分钟,监测体温和痰液性状变化。睡眠时垫高床头15度可减轻夜间咳嗽,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环境湿度。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需及时复查胸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