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胰腺炎的危险性主要源于其易引发多器官衰竭、高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急性胰腺炎可能由胆道疾病、酒精滥用、高脂血症、药物因素和遗传异常等因素引起,重症患者可出现胰腺坏死、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状况。
重症胰腺炎会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肺、肾、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炎症介质大量释放引发毛细血管渗漏,造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约20%的重症患者需要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坏死性胰腺炎死亡率可达20%-40%,合并感染后进一步升高。早期死亡多由循环衰竭导致,后期死亡常与继发感染、脓毒症相关,需重症监护病房高级生命支持。
胰腺组织缺血坏死会释放大量消化酶,引发自溶性破坏。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形成脓肿,需经皮穿刺引流或坏死组织清创手术,术后易发生胰瘘、出血等并发症。
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可导致应激性高血糖,外分泌不足引发脂肪泻和营养不良。严重电解质紊乱如低钙血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需静脉营养支持及酶替代治疗。
反复发作可能发展为慢性胰腺炎,增加胰腺癌风险。胰管狭窄、假性囊肿形成等后遗症需内镜或手术治疗,部分患者终身依赖胰岛素和胰酶制剂。
胰腺炎患者应严格禁酒、低脂饮食,急性期需完全胃肠外营养。恢复期逐步过渡到低纤维、高蛋白饮食,分次少量进食减轻胰腺负担。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及营养指标,慢性患者需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避免暴饮暴食和腹部外伤,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建议尽早处理胆道病变。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重症患者康复后仍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