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律一度房室阻滞是心电图上PR间期延长超过200毫秒的传导异常,可能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肌炎、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
常见于健康人群尤其是运动员,因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房室结传导延迟。表现为PR间期均匀延长但无QRS波脱落,可通过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憋气动作等自主神经调节改善。
病毒性心肌炎或风湿热可能累及房室结传导系统,除PR间期延长外可伴肌钙蛋白升高或发热。需治疗原发病,急性期可使用维生素C辅酶Q10等心肌营养药物。
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心电图显示PR延长与用药时间相关,多数在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正常传导。
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改变心肌细胞膜电位,前者延缓房室结传导而后者可能进展为高度阻滞。需纠正血钾至3.5-5.0mmol/L正常范围。
中老年患者房室结周围组织纤维化可导致进行性传导延迟,可能发展为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进展。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肌代偿能力。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高脂高盐食物。避免擅自服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监测心悸黑朦等症状变化,若PR间期持续超过300毫秒或出现心搏脱落需心内科专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