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眼底出血的原因及治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老年人眼底出血可能由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外伤性视网膜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

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压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发渗出或出血。需严格监测血压,使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控制血压达标,配合改善微循环的羟苯磺酸钙治疗。若出现视乳头水肿需紧急降颅压处理。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血管闭塞或异常增生。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使用胰激肽原酶改善微循环,严重增生期需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定期眼底检查是预防关键。

3、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静脉迂曲扩张破裂出血。急性期需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减轻黄斑水肿,合并青光眼时需联合降眼压治疗。活血化瘀类中药可辅助治疗。

4、老年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代谢异常引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血管破裂导致黄斑区出血。湿性病变需每月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抑制新生血管,配合叶黄素补充剂营养视网膜。避免强光刺激加重病情。

5、外伤性视网膜损伤:

眼部撞击或震荡导致视网膜血管撕裂,常见于跌倒后眶周淤血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性出血,使用云南白药胶囊化瘀止血,若出现视网膜脱离需紧急行巩膜外垫压术。

老年眼底出血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蓝莓、胡萝卜等富含花青素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及突然低头动作,阅读时保证充足光线。建议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监测血糖血压变化,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突发视力下降伴眼胀头痛需立即就医,避免揉眼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