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咳嗽但精神良好时通常无需立即用药,是否用药需结合咳嗽原因判断,主要影响因素有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胃食管反流、气道高反应性。
病毒性感冒或轻度支气管炎可能引起咳嗽,若体温正常且进食玩耍如常,可先观察3-5天。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分次饮用温水缓解咽喉刺激。如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急促需就医。
过敏性咳嗽多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常见于晨起或接触尘螨花粉后。记录咳嗽发作时间与环境关系,移除毛绒玩具或使用防螨床品。反复发作超过两周建议排查过敏原。
干燥空气、二手烟或雾霾可能刺激气道黏膜引发咳嗽。使用空气净化器并避免带宝宝出入烟雾场所,冬季可采用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这类咳嗽在脱离刺激源后多自行缓解。
婴幼儿食道括约肌发育不全可能导致奶液反流刺激咽喉,表现为进食后平卧时咳嗽。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频繁吐奶伴随体重增长缓慢需儿科评估。
部分幼儿气道敏感度较高,冷空气或剧烈活动后易出现短暂咳嗽。外出时用围巾遮挡口鼻,运动前后做好热身与保暖。若咳嗽影响睡眠或持续1个月以上应排除哮喘。
保持每日12-14小时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提升,饮食选择百合银耳羹等润肺食物,避免辛辣油炸食品。每日进行户外活动1-2小时增强适应能力,注意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咳嗽期间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与呼吸频率,出现拒食、嗜睡或呼吸费力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