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口腔息肉可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口腔息肉可能与慢性刺激、局部感染、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黏膜隆起、进食不适、出血等症状。
手术切除是治疗口腔息肉的主要方式,适用于体积较大或反复发作的息肉。常用术式包括高频电刀切除术、显微外科切除术等。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息肉基底较宽或存在恶变倾向,需扩大切除范围并送病理检查。
对于炎症性息肉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感染,配合西地碘含片缓解局部不适。若存在真菌感染可使用制霉菌素口腔贴片。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口腔贴膜可用于减轻黏膜水肿,但需严格遵循疗程。
二氧化碳激光能精准汽化息肉组织并封闭血管,适用于舌缘、颊黏膜等特殊部位的小息肉。治疗过程出血少、愈合快,术后疼痛较轻。但激光治疗后需避免过硬过烫食物,防止创面继发出血。
液氮冷冻通过低温使息肉组织坏死脱落,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该方法更适用于软腭、口底等薄黏膜区的广基息肉。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黏膜水肿,2-3周后新生上皮可完全覆盖创面。
中医认为口腔息肉多与脾胃湿热有关,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内服,配合金银花、蒲公英等煎液含漱。针灸选取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调节气血。治疗期间需忌食肥甘厚味,保持规律作息。
口腔息肉患者术后应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逐步过渡到软食。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漱口水清洁口腔3-4次,避免用力刷牙刺激术区。戒烟限酒,减少槟榔等刺激性物品摄入。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迹象,若出现创面红肿、异常疼痛或新生物生长需及时复诊。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控制牙菌斑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