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老人眼底出血可通过控制血压、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眼底出血通常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外伤等因素引起。
高血压是导致眼底出血的常见原因,长期血压升高会损伤视网膜血管。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等,同时减少钠盐摄入,每日监测血压变化。血压稳定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可降低出血风险。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出血,可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该治疗能减少新生血管形成,每次治疗约15-30分钟,需分3-4次完成。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视力模糊,需避免剧烈运动。
适用于大量出血导致玻璃体混浊的患者。手术通过微创切口清除积血,必要时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术后需保持俯卧位1-2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视力恢复通常需要3-6个月。
黄斑变性引起的出血可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每月注射一次,连续3个月后根据疗效调整方案。该治疗能抑制异常血管增生,但可能引发眼压升高等副作用。
所有患者治疗后需每3-6个月进行眼底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测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糖尿病患者应同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保持数值低于7%。发现新生血管或出血复发需及时干预。
老年眼底出血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低糖饮食,多摄入深色蔬菜补充叶黄素。避免搬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眼压的行为,阅读时保证充足光照。建议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外出,吸烟者必须戒烟。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减轻眼部静脉淤血。家属应协助记录视力变化情况,发现视物变形或黑影扩大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