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发烧时不宜多盖被子,过度保暖可能阻碍散热并加重不适。正确处理方式包括保持适度保暖、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辅助退烧及监测体温变化。
发烧初期寒战期可适当增加薄被,但体温升高后需减少覆盖物。传统“捂汗”并无科学依据,过度包裹会导致热量蓄积,可能引发高热惊厥或脱水。建议选择透气棉质衣物,保持室温22-24℃为宜。
发热时体液蒸发加快,每升高1℃体温需增加10%水分摄入。可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含糖饮料。儿童每日饮水量建议为50-80ml/kg,成人不少于2000ml,观察尿液颜色应为淡黄色。
体温超过38.5℃可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浴,婴幼儿可贴退热贴。同时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直吹冷风。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是常用退热药,需按体重计算剂量。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中成药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需辨证使用,不可与西药退热剂混用。
每2-4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婴幼儿体温超过39℃持续12小时、成人超过40℃或伴随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发热超过3天不缓解应排查肺炎、尿路感染等潜在疾病。
发热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适度活动,卧床者可做踝泵运动预防血栓。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注意口腔清洁,进食后漱口预防感染。体温正常24小时后可逐渐恢复日常活动,若出现反复发热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