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乙醇对人体的伤害主要体现在肝脏损伤、神经系统抑制、心血管系统影响、消化系统损害和免疫功能下降等方面。

1、肝脏损伤:

长期摄入乙醇会导致肝脏代谢负担加重,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乙醇在肝脏中代谢为乙醛,乙醛具有强毒性,可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癌,危及生命。

2、神经系统抑制:

乙醇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会干扰神经递质平衡,导致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急性中毒可出现意识模糊、昏迷,长期酗酒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脑萎缩等不可逆损伤。

3、心血管影响:

乙醇摄入会暂时扩张血管,但长期作用可损伤心肌细胞,导致酒精性心肌病。同时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

4、消化系统损害:

乙醇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可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病变。长期酗酒者常伴有胰腺炎,影响消化酶分泌,导致营养不良。口腔、食道等部位癌症风险也显著增加。

5、免疫功能下降:

乙醇会抑制免疫细胞功能,降低机体抵抗力,使人体更易感染病原体。长期饮酒者伤口愈合缓慢,对疫苗反应差,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为减少乙醇伤害,建议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乙醇,女性不超过15克。可选择低度酒替代高度酒,饮酒前后补充水分和维生素B族。避免空腹饮酒,饮酒时搭配高蛋白食物。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通过运动、阅读等替代饮酒放松方式。孕妇、肝病患者应严格禁酒,服药期间也需避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