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下降、年龄增长、慢性疾病、精神压力及创伤性刺激。
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重新激活。长期熬夜、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或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均可导致免疫力降低,病毒沿神经纤维扩散至皮肤,引发特征性簇集水疱和神经痛。
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升高,这与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衰退有关。胸段神经最常受累,表现为单侧带状分布的疼痛性皮疹,老年患者易遗留顽固性神经痛。
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干扰免疫调节,促使病毒再激活。这类患者皮疹范围更广泛,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警惕内脏播散风险。
持续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抑制免疫功能。临床观察显示重大生活事件后2-4周为发病高峰,患者常先出现皮肤灼痛等前驱症状。
局部放射治疗、外科手术或外伤可能机械性刺激神经节,诱发病毒复制。此类情况皮疹多沿受损神经分布,需注意与术后感染鉴别。
发病期间需保持皮疹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疼痛明显时可冷敷缓解。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瘦肉及深色蔬菜,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但急性期应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高热、视力障碍或排尿困难等异常需立即就医。